优秀是怎样炼成的?——对话胡君弈和他的妈妈(文字稿)
(咖啡馆对话现场)
这是我第一次访谈咖啡馆里的家长和孩子,访谈结束至今反响较大,不少人索要文字稿,遂发出共享(访谈部分未整理,实在太忙,发言文字稿由胡君弈和他的妈妈潘海英女士提供,致谢)。
主持人:虎年刚开始,有一个叫谷爱凌的女孩火了。我特别欣赏和赞美谷爱凌,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她的成绩,这当然很亮眼。而是她在18岁时在纽约时报上的文章:迷恋恐惧的浪漫主义者。她说,恐惧是三种不同感觉的总称:兴奋、不确定性和压力。我们并非无视恐惧,而是通过探索深刻的自我意识、和深思熟虑的风险评估。
我觉得,这是对于高峰体验,或者说心流状态的一种描述,是人类应该迷恋和追求的一种境界。
新晋网红干国祥老师今天有一个视频,大意是说,谷爱凌,不能成为我们孩子的诅咒。不成为诅咒应该成为什么?应该成为榜样。榜样不是因为冠军的头衔,因为那是无数资源之间相互配合的结果,而是因为谷爱凌对自己生命的态度,以及她为此付出的努力。榜样不是努力成为她,而是因为她的启发,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自己从事教育三十年,也教过不少学生,也曾人云亦云地感叹“一届不如一届”,虽然知道这不是事实。但是,总有少数学生,给我们印象深刻。怎么个深刻法呢?有一种自愧不如之感。不是某个方面的自愧不如,而是觉得整体生命所呈现出来的品质与可能性,让自己敬畏。就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后生可畏”的感觉。
胡君弈同学,就是给我这种感觉的学生之一。当然,他不是我的学生,我一分钟都没教过他。但是,他上过不少严老师的网课,我间接地听闻了,并且,读到了他在网课中写的文章。他今年高二,上学期全市统考,他的成绩是全市第三。但是,哪怕第一也不足以引起我的敬畏。令我敬畏的,是包括了成绩在内的整体的生命感。比如说,人格品质、精神状态,就像《少年中国说》里对中国少年的描述,我觉得他代表了我心目中关于中国应有的少年的一种想象,虽然这种想象是多元的。
所以,我们今天请到了胡君弈和他的妈妈,一起来分享探讨一下,试着破译一下成长的密码。
大家在听的过程中,有问题也欢迎在留言区提出来。
下面有请胡君弈同学先做分享。
胡君弈的讲稿
咖啡馆的老师、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
我是胡君弈,一位黄山的高二学生。母亲接到魏老师的邀请,前来咖啡馆与大家交流。面对热情洋溢的咖啡馆,母亲有些许犹豫,于是我决定陪她一起来体味分享的快乐。
在我眼中,她是一位极具教育智慧的妈妈,也许她不知道书中的教育理论,养育我时也是第一次下水过河,但我很感激,她所做的一切都恰到好处。母亲的经验,留待她的讲述。
家庭、学校、遇见的人、经历的事、看过的文字、琢磨过的想法.......他们的融合,汇聚为我的成长。我将从自身视角回味这些年的故事。不过,各位亲爱的听友,除去年幼朦胧的记忆,这是一个年份只有10年的故事。其间种种,连我自己都不住发笑。故事旨在分享,烦请各位见谅。
开始回忆时,我发现,很多时光因为平淡,而已然模糊。平淡,意味着平行,没有进步。小学的漫长时光,主观感觉很充足,但却单薄和重复。高中如火如荼的一年半,主观感觉不够用,却有明显的层次感,每一天都有新的经历和感受,回味起来常有恍若隔世之感。一年时间固定不变,在变化中度过,还是在重复中度过,记忆的份额天壤之别。
不断盘记忆的念珠,大部分的珠子已磨损得黯淡,但有一些却越磨越新,最后竟发出淡淡的光来。他们是成长中的关键时刻。
从时间上看,我的成长历程有三个最为关键的时段。其一是小学四年级到五年级的交接;其二是2020年新冠疫情下的寒假;其三是高一下与高二上的一个学年。
在小学四、五年级,核心事件是自信的建立。此后虽有无数次自我怀疑,但一个向往优秀的自我镜像,在此时建立,未曾更改。
这种自信,来源一是考试成绩,我的成绩在此时得到了质变,从中上等水平进入了班级前列。我属于应试下幸运的那一批学生,从应试中尝到了甜头,便有了日后种种爱恨情仇。
来源二是童年的快乐。这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家庭保护了我“原生态”成长。我没有参与过辅导班等,学习中的一切必须依靠自己,因而也在实践中养成了各种自己的方法,这一点一直延续至今。正因如此,在童年时我时间很空,大多投入了自然山水。亲近自然能让孩童获得最充实的快乐,而快乐是自信的基础。二是家庭一直给我提供恰到好处的安全感。我认为,妈妈已经做到:对错误零度容忍,对灵魂无限宽容。这是一种健康的安全感,在此之上我建立起了表现自己的自信。
来源三是课堂问题的回答。小学,母亲把沟通和讨论当做与我交流的主要形式,于是在学校里,我也偏向于用语言表达自己而不是动作和情绪。这当然是一种没有经过训练的发言,但时间长了,便有了自己的套路,老师和同学都对我的发言予以肯定,我也对自己的回答感到满意。这样的回答多了,一种自我要求就建立起来了。我必须提前熟悉课文内容,必须专注于课堂教学,必须有课后复习和整理......这些是日后很多学习习惯的雏形。
小学,自我的力量有限。更多成长,还是源于家庭与学校。而进入青春期后,船舵逐渐回到了自己手中。
在2020年新冠疫情下的寒假,核心事件是生命的转折。我们这一代遭逢疫情,就算这场大流行过去,由它所激发的种种变化,将伴随我们很长时间——甚至超出我们一生的长度。而再激烈的震荡,在习惯了之后,也会慢慢失去最初的敏感与不适,变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在我身边,有很多同学的命运轨迹,被这样一场疫情和这样一个特殊的寒假所改变。于我而言亦是如此。
先介绍一下这个寒假的背景。在此之前,我的期末考试遭遇打击,退到了一个需要“逆袭”的位置。暴露的问题,其实是我初中三年以来一直没有解决的“蛀洞”,愈积愈大。可临近中考,时间紧迫,可谓“习得性无助”。在这样的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摆在我面前的又是遥遥无期的开学和无人监管的网课。
于是,出现了一种“随缘”的心态,说白了就是放弃挣扎。这立马在作业情况和日常表现中反映出来。但作业可以糊,日常表现可以装,自我也可以欺骗。可是越来越近的中考改变不了,失去的时间和机会追不回来。我与初中同学交流过,大家当时都有类似的经历。不幸的是,很多同学就这样放纵下去。而我很幸运,有老师连续几天通电话来骂醒我;有母亲与我的交流和沟通;当然也有我自己一颗惶恐的心。回忆起当时,我并不是自甘堕落,而是迷失了方向,缺乏点化和开导。
就在这时,我听了魏老师的讲座《中小学文科应该怎么学》。这一场讲座对我影响很大,总的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是点破了我方法的不足,并指出了方向。这虽然是一次关于文科的讲座,但完全可以贯通和迁徙至其他科目。而接下来关于“人是如何学习的”分析和思考,更为我摆脱困境提供指导。二是使我第一次意识到人文社科的重要性。以前我对文科的认识大多是从考试分数这样浅显的层面,这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重视和发展的愿望。与之伴随的第三点,就是使我产生了迫切的阅读欲和学习欲。阅读的对象不再是跟风或者潮流,而是人文类的一批经典;而学习的目标也不单纯是中考,而是真正关乎发展的核心因素。
而后,我迎来了关键的一段成长。
在这段成长中,有以下几个因素。
其一是我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和素养,不至于目标过高而无法企及。此时对人文社科的理解也扫去了我无知的歧视,开始读人文社科类的经典。有些是入门类,比如《人类简史》;有些是纲领性,比如《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些是文学经典,比如《红楼梦》。
其二是家庭对我的一些核心能力有较好的启蒙,我也在潜意识里思考过。各种核心能力的启蒙在不同时期,但缺乏这一个寒假来把他们进行汇聚、共进和反思。比如把事情说清楚的能力(逻辑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反思和复盘的能力等等。
其三是我有一个优秀的自我镜像,它不断鞭策我要把每一件值得的事往上游做。比如:我要求自己每一天每一门课的作业都必须成为群里的模范作业;要求自己把政史书上所有内容进行框架梳理,做到看到题目就浮现了书上对应内容,而翻书只是保障术语的准确......这些一遍遍强化我的态度——对每一件值得的事认真到底,这将在高中发挥更大作用。
其四是来自周围的启发。疫情影响了中国和世界,催生了很多值得分析和思考的话题,在阅读纸质书籍的同时,我也会在网络上阅读事件评析和反思,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了整合知识、激发思考的一种方式。魏老师和南明教育的帮助不再赘述,每一次魏老师的讲座,都有不同方面的启发。疫情期间虽然封锁在家,但我的家庭依然正常工作、自我管理,这激励着我管理自己生活。
总的来说,我没有荒废这个超长寒假,而是利用它完成了一个转折。虽然迟了些,但总好过没有。
这个寒假过后,我的记忆有了立体感和充实感。这当然与不断强化的自我意识有关,但我更把它理解为一种生命的苏醒,开始向更多的美好前进。
转眼高中一年半。我把这一阶段归纳为人格和能力的发展。
我在寒假迎来转折,在高中经受训练和毒打。
压力和打击来自四面八方,总结起来有三座大山。
第一座是学习内容和难度。变化最大的是数学,以它为例来叙述。变化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点和题目本身的抽象度;二是对计算和思维容量的要求。这两个方面的我都猝不及防,以至于数学从我的拿手学科变成了重症监护。而对数学理解的缺陷,又会作用于其他理科。如果只有一门还好,更要命的是六门科的难度都有所提高,压力一齐涌入,防不胜防。
第二座是枯燥重复的生活,我认为这是主峰。所谓枯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是每一天的重复性,新环境带来的新鲜感不久就会消退,与之伴随的是一周一周固定的循环、固定的模式。这样的铁笼下,新鲜的血液不再流淌,新鲜的想法不再涌现。而有趣的是,如果没有不断的更新,学习最终也会陷入自己设下的死路。第二层是固定任务的枯燥重复。挑战赋予我们动力和方向。可当我们适应高中生活之后,他的难度和挑战是有限的,更是无趣的;他的任务是高度相似而重复的。在这样的循环中,很容易迷失方向,陷入一种焦虑而碌碌无为的局面,通过努力的假象欺骗自己。第三层是生活在原地打转。与很多同学交流过,他们大多都觉得时间流逝得没有感觉,不知不觉又是一年。因为学习安排的高节奏,生活也被捆绑、被模式化。我们迫切需要给自己留时间,留给反思,调整、突围,留给交往、爱、期待。如果这种需求被掩盖和抑制,就可能使感官麻木,使灵魂疲惫,从而转化为心理压力和报复性放松。
第三座是未来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来自两方面,一是对自己不够了解。难道没有兴趣爱好嘛?没有优势科目嘛?没有特别技能嘛?当然有,只是对很多同学包括我自己来说,这些都难以支撑一个明确的方向。我们的目标大多是宽泛的,对未来没有具体的构想和期望。二是这个时代本身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了我们的就业压力。我们迫切需要在专业之外核心能力的培养,包括人文功底、社交能力、逻辑思维、反思能力、统筹和规划能力等等。而我们对这些能力的认识很浅薄,培养很不足。我们或多或少感知到了变化,但却很难做出相应的调整。
这三座大山并不孤立存在,而是以组合拳的形式出现。在高中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一直处在一个“打击--迷茫--找寻出路--破局--二次迷茫”的过程中。并没有解决这些问题,而只是在与问题的不断碰撞磨合中训练自己。
与第一座山的爱恨情仇,我仍以数学为切入。
其一,心态是一种基础。我一直觉得,开始那段时间我在数学上的弱势,是一份沉甸甸的礼物。在当时,我十分羡慕同学的理科思维。人更加珍惜自己所欠缺的东西。每做出来一道题目,或是学习到一个结论。同学可能会习以为常,而我所感受到的更是惊喜。这种心态对我帮助很大。
其二,思路到位,模型到位,答案到位。我要求必须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每一道题目的逻辑,必须榨干每一道题目的价值。我没有准备错题本,因为每一种不擅长的题型我都了然于心。而这些,正这是建构模型思路的基础,也帮我从潜意识里完善了底层逻辑。
其三,是我对刷题的理解。我认为,只有通过题目,我们才能发掘和强化底层逻辑。但有一个前提,就是自己必须对题目的质量有个把握。问题就出在这里,纠结于重复性的套路,吃力不讨好;纠结于唬人的技巧结论,就应对不了考试的变化。我需要怎样的题目?不同时期需求不同。提前学习时,我需要能让我“依葫芦画瓢”的题目,先模仿,才能思考,化为己用。配套课堂学习时,我需要扩展,需要知识量的提高而不是题目的重复,于是我会去研究高考真题,也通过强基类书目得到一些新知识结论。而考试复习时,我更偏向于练笔和提速,这个时候,重复性套路才能发挥作用。
第一座山,是应试问题。但第二座和第三座,又是另一层面的问题了。它俩虽走势不同,但的确可以沿同一条路上山。
这条路叫主动经历,寻找挑战。
为了缩减管理成本,降低管理难度,学校的老师大多会用规则和节奏让学生进入循环。用学习和考试来避免学生分心于其他事情。这是稳定的,也是综合效率最高的。
但对我来说,这不好忍受。
其一,我需要交流。聊天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既是表达,也是倾听,是一种碰撞和融合,无形中也是一种矫正和提醒,避免一个人思考容易产生的偏执和失误,也避免走入一种无知的清高。向高手请教见天地,剖析和反思见自己,在聊天辩论中见众生。即使从功利主义上来说,与人打交道的经验也于未来有利。于是我们会在课堂上钻空子闲聊;在放学路上一路吵吵嚷嚷;在夜晚和周末使用社交软件。当然,一切都要把握好度,在尊重老师课堂和自我表达间达到平衡,在专注学习和适当社交之间保持平衡,在交流讨论和深入阅读和思考间找到平衡。它们之间并不矛盾,只是会由于失控而产生负面影响。
其二,我需要经历,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高中的特殊,在于青春独一无二,心境独一无二,想法独一无二,激情独一无二,浪漫独一无二。这是一种过去了就追不回的资源,不能只投入于学业。需要去经历活动的策划和组织,经历人际交往的复杂或是美好,经历各种大大小小的场面,像笛卡尔一样思辨,像唐吉柯德一样攻击风车...... 一个人不拿自己的生命去经历,从而也就不可能获得他真正的生命,亦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发展。
其三,我需要挑战。高中知识确实很难,但那也只是基础,只是平面,更多的是一遍遍试错和重复。这很重要,因为对于选拔性考试来说,能力是相对的,但失误是致命的。可这也有副作用,会使人陷入一个茧房,一个温暖的舒适区,在这里会自得其乐,会觉得自己重复的一切有用。我也曾陷入过这样的局面,我真心觉得,这非常舒服和诱人,但我也会被空虚感和无意义感所消耗,这更令我恐惧和不适。我不赞同“内卷”的说法,但我确实感受到“内耗”的存在,令人身心俱疲。而所谓寻找挑战,就是一个“破茧”的过程,一个走出舒适区的过程,比如学科竞赛等。他不一定能带给你新的能力或技艺,但他能让你一定程度上摆脱内耗。
第四,我需要生活,需要一个后花园。对我来说,跟随严老师穿越《人间词话》、《水浒传》和一部部电影是一种生活;找一个空出来的周末游山玩水是一种生活;睡不着时坐起来读一篇散文是生活。上面所说的交流,经历,挑战都是一种生活。高中学习并不特殊,这三年的状态是人生的常态。因此我们也不能把高中特殊对待,需要加倍的努力,也需要正常的生活,对我来说,这更有利于投入和调整。
到了高中,选择大多由我自己定夺。在作出选择后,我有时把我的想法跟母亲沟通,她会支持我思考后的决定。可在我势头不对时,她总能一语中的,抓准要害,这一直令我佩服。
途中,在成绩之外,我也收获了——几段有价值的人际关系,几次不可多得的情感经历,几次不同形式的活动组织...... 更宝贵的,是时间的立体感和充实感。这是一个“问题--搜集资源(阅读、分析)--解决--反思--新的问题”循环。赋予时间以经历,而不是赋予经历以时间。
通过关键时间线,我把自己成长的主线梳理了一遍。当然人不只是一颗树干,还有很多树枝。伴随未解决的主线问题,还有诸多支线问题。比如我跟网络世界的纠葛;未规范的规律作息;未曾明晰的大学专业等等。我想把它们留给问答时的叙述。
向胡君弈提问
1.你打游戏吗?拥有几种电子产品?平时是怎么使用的,有规律吗?你是怎么做好控制和平衡的?有没有失衡的时候?是怎么恢复的?
2.我遇到不少孩子,都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就是小学时很优秀,但到了中学就下滑了。你的特点,是小学时并不是特别拔尖,当然也是中上水平。但是,在中学阶段,感觉初中比小学更优秀,高中比初中更优秀,是一路上扬的。这里面,一定有一些核心的要素,比如良好的自我镜像、自学能力、一套从预习到上课到复盘的高效率的方法等,你觉得,哪些因素是最重要的?
3.你观察同龄人,肯定也会有许多低品质的勤奋,你觉得许多高中生焦虑但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4.你都有哪些兴趣爱好?到什么水平?
5.你有没有一些时刻,觉得人活着没有意思,生命没有意义,觉得虚无?如果有,你是怎么理解这些时刻,怎么重新恢复信心的?
6.关于你的未来,你现在有什么想法吗?比如考什么样的大学,以及从事怎样的工作,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7. 谈过恋爱吗?什么时候,现状如何?是怎么理解和处理的?(可以不回答)
潘海英女士的讲稿
魏老师好,咖啡馆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好:
我是潘海英。我不是老师,也不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我的学历也比较低,没有上高中。读大学,可以说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妈妈,所以今天来分享很没有底气,但咖啡馆是一个温暖的平台,平时教育孩子的方方面面受益于魏老师和咖啡馆。今天又有儿子的陪伴,我又有了勇气,讲了不好,请大家见谅。
我是70后,两个孩子的妈妈,儿子现在读高二,女儿小学二年级。
我先来分享我儿子的成长轨迹:儿子出生时我们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那时候我和孩子爸爸工作比较忙,白天爷爷奶奶帮忙带,晚上我们自己带,我不在家爷爷奶奶对孩子限制比较多,又溺爱,所以孩子口唇敏感期没有过度顺利,现在儿子有时还有咬手指的习惯,我当时也感觉到孩子长时间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可能会留下一些不太好的习惯,所以和爸爸商量,和长辈沟通,在孩子两岁半的时候我们就单独过了,儿子从此以后就我们自己带。
一. 幼儿园:
选择了公立幼儿园。原因是不提前教小学内容,环境相对更自由一些,每天孩子在校时间相对少一些。三年幼儿园生活孩子过的很快乐,没有上任何补习班,下午放学大部分时间接到孩子我和爸爸一个负责带孩子去户外玩,一个做饭。晚上就是剪纸折纸,搭积木,玩乐高。周末天气好就和小伙伴约着户外活动。
二. 小学:
也是选择了公立学校,而且当时是选择了一所作业相对少的学校。儿子是10月份出生,当时孩子想和幼儿园一起玩的好的同学一起上小学。所以提前一年上了小学,开始很懵懂,孩子性格活泼,上课喜欢讲话,孩子一二年级在班级没有很突出,中等偏上,到了三四年级,孩子上课喜欢举手和老师互动,专注力越来越好,就来到了前百分之十,到了五六年级就名列前茅了。特别是数学,孩子学的比较轻松,除了英语,整个小学孩子没有参加任何的学科补习班,孩子六年级开始上新概念。整个小学孩子过的很开心和同学相处也比较融洽。周末天气好还是户外活动,看电影。假期,会全国各地旅游,没有疫情发生前,每年暑假都带孩子出国去旅行。
艺体方面:孩子小学二年级学了几个月的小提琴,很抵触,练琴经常哭泣,不愿意练,我逼着他也能顺利回课,但后面孩子和我说了一句话,妈妈,如果我必须要一直学琴,我的童年就不会开心,当时画面感对我触动比较大,现在想起来我还有想哭的冲动,和孩子沟通交流,他确实不喜欢。然后我们很果断就放弃了,带他的老师完全不能理解,她说孩子接受能力很强,放弃很可惜,后面老师还打了好几次电话给我,让我做孩子工作,我还是婉谢了。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我当初逼着孩子学下去,我们的亲子关系会受到很大影响,对孩子的成长可能伤害也比较大,因为孩子确实不喜欢。后面孩子下象棋,他就比较有兴趣,就下的很好,还获得了一些奖。现在高中还担任棋艺社的社长。
锻炼身体方面,学习了游泳和羽毛球,游泳达到了比较好的水平,当时教练还要他参加运动员,但孩子不想,他喜欢游泳,但不喜欢被严格训练,我也不赞同成为专业运动员,想着可能会耽误学习,也剥夺孩子自由玩耍的时间。羽毛球现在高中还经常和同学一起切磋,因为孩子小学阶段户外活动时间长,所以孩子的眼睛视力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不近视。这个非常难得,现在孩子高中班上只有两个孩子不戴眼镜。
小学周末和寒暑假的安排:周末大部分都和小伙伴约着户外活动,吃美食,看电影,那里有好玩好吃的,肯定得带孩子去,所以现在孩子对美食也非常有研究。我觉得这些都是生活的乐趣。暑假时间长,会带孩子全国各地旅游,没有疫情发生前,每年暑假都和孩子舅舅舅妈一起带孩子出国去旅行。
小学我认为自己做的好的方面:
1. 家庭对孩子的学习非常重视。
2. 非常配合老师工作,理解老师。经常和老师沟通交流。有些老师现在成为了好朋友。
3. 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我自己非常努力工作,自立自强自爱,向上生活,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相对处理的很好,也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我不焦虑,家里气氛比较好,孩子相对在一个安全感比较好的环境成长。如果遇到问题我喜欢换位思考,这样和孩子的关系比较融洽,亲自关系非常好,孩子现在高中了都喜欢和我们分享他的方方面面。这也是我感到最幸福的事。
4. 没有让孩子上那些破坏孩子智力的各种兴趣班,没有帮倒忙。然后自己亲力亲为带孩子,点点滴滴陪伴孩子成长。内心深处欣赏孩子,总是抓住任何机鼓励孩子。孩子遇到挫折当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和孩子一起勇敢的面对。把可能发生的最坏的结果整理出来,看看我们可不可以接受,孩子就有了勇气,事情很神奇的往往向好的方面发展。
5. 还有一点,在孩子小学高段开始就参与家庭事务的方方面面,我工作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会和他倾诉和沟通,他也会给我一些建议和拥抱,他很小就有家庭责任感,意识到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家庭成员。
小学阶段我做的不足的地方:
1. 最最不足的是小学阶段没有陪伴孩子读书,这个真的是非常非常遗憾,孩子没有经历海量阅读,自由写作,读写都没有自动化。到了小学高段孩子才在舅舅的引导下看了一些书,这个真是无法弥补,所以孩子现在写文章应试痕迹明显,人文素养欠缺,现在高中没有时间去弥补,只能等上大学文科修养这块还得努力去提升。不然会成为终身遗憾。所以现在女儿我一定要陪伴她好好阅读。哥哥也是这样要求我的。
2. 体育方面,没有让孩子参加对抗的体育运动,比如篮球。孩子的身体没有得到足够的舒展。也是有的小遗憾,孩子说上大学有机会再把篮球玩起来,如果孩子能做到就最好不过了!我相信孩子可以做到。
3. 没有带孩子做家务,这点也是有点遗憾,动手就是动脑。所以现在妹妹在这方面就发展比较好,自理能力比较强。
三. 孩子初中:
也是选择了公立学校,孩子运气比较好,遇到了比较优秀负责人的数学老师和政治老师。孩子初中很用心看了四大名著,也看了一些名人自传。初中三年孩子还是比较顺利,成绩大部分稳定在年级前十。学习相对也还轻松。补习班没有上过,孩子上课比较专心,遇到难题喜欢挑战,自学能力很不错,这点对高中的现在的学习非常有帮助。初中在学习上我们父母帮不上忙,我就是默默守护陪伴他,孩子需要帮助时,全力支持。孩子的初中生活舅舅对他的帮助引导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我这里要说一下我的原生家庭,特别要说一下我弟弟。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条件非常不好。我的母亲是文盲,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但我的母亲特别有智慧,从小对我和我弟弟的读书非常重视,她不想我们以后重复她的生活,每天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重复每天的生活,没有奔头。小时候不认真学习考试没有考好,回家她会很严厉的批评,供我们两个读书,她吃什么苦都无怨无悔。有这样智慧的母亲我和我弟弟都从大山走了出来。我弟弟大学上的是南京农业大学,专业是国际贸易。毕业以后在外企福特公司工作了两年。后面又考入了南京的政府体制内,公派去非洲尼日利亚工作三年,回南京之后不久就辞职自己做起了国际贸易生意。这几年生意做的很好。他在大学期间读书非常多,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强大。所以对我儿子的影响比较大,儿子特别崇拜他舅舅,从舅舅身上学习到了很多优秀的品质。
中学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魏老师和严老师:我是在2020年初有幸知道南明教育,知道魏老师,那时候孩子初三,我听了魏老师讲座,后面分享给儿子,孩子听了感觉一下子豁然开朗,对自己的学习有了更好的方法和规划。感觉魏老师和严老师像童话故事里的神奇物品。2020年暑假孩子跟着严老师上了《童话课》,后面穿越《人间词话》和《水浒传》和电影课。严老师的课结合孩子自身生命,对中学生,有很好的引领作用。孩子整个生命状态一下子蓬勃开了。
四. 高中生活:
孩子现在高二,理科。孩子在学习上是个良性循环,因为在重点班,周围都是优秀的同学,大家都很努力,老师的配置也比普通班要优秀一些。父母就是珍惜孩子在身边的每一天,开开心心和孩子一起。做好后勤工作和老师的交流。学习孩子自己安排,孩子性格好,和同学老师相处都比较融洽,学校各种活动孩子都很积极参与,也是班干部和学生会成员,这样无形当中也锻炼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孩子有空就会听魏老师的讲座,看魏老师和干老师的公众号。
五. 总结:
我觉得我对孩子的爱没有条件,我会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妥当,认真工作,也得到了回报,自己过的很充实,有时间就会去健身,每天让自己漂漂亮亮出们去工作,不让孩子操心。珍惜享受和孩子一起生活的每一天。对孩子没有很高的期待。
一.期望孩子身心健康,自信自强,学会享受爱人和被爱。然后希望孩子将来有做好一件事情的能力和责任,不管社会如何变化,这样孩子就有立身之本。
二.是让自己快乐的能力,遇到任何挫折和坎坷都能坚强面对不绝望,没事也不会闷闷不乐。这样我就很开心满足了。孩子现在给我们的已经远远超过我们的期待,都是额外奖赏和惊喜,所以我经常对我的孩子说,“孩子,谢谢你们,成为妈妈的孩子,让妈妈有机会和你们一起成长!”
向胡君弈妈妈的提问
我特别不喜欢用“胡君弈妈妈”这个称呼,但又不知道怎么称呼,“潘海英女士”?
这里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一段话——
但我的母亲特别有智慧,从小对我和我弟弟的读书非常重视,她不想我们以后重复她的生活,每天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
这个文盲母亲,再次让我想起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里一开始讲到的:
我们必须记住,自我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而这种发展往往发生在16岁到30岁之间。至于说到人的培养,人们所受到的最重要的培养是他们从12岁以前从母亲那里接受的教养。
培养一个儿童如何思维,最重要的是必须注意我所说的那种“呆滞的思想”——这种思想仅为大脑所接受却不加以利用,或不进行检验,或没有与其他新颖的思想有机地融为一体。
……除了在知识蓬勃发展的少数时期外,过去的教育完全受这种呆滞思想的影响。这也说明为什么那些聪慧的妇女,虽然她们未受教育,但阅历丰富,当她们步入中年时,便成为社会中最有文化修养的群体。她们免受了这种呆滞思想的可怕束缚。使人类走向伟大崇高的每一次知识革命无不是对这种呆滞思想的激烈反抗。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对人类的心理特点茫然无知。于是某种教育体制自身形成的僵化思想重又束缚了人类。
我的母亲小学毕业,就是这样的一位妇女。
1.我看到胡君弈妹妹的读书清单,很惊叹。我想问的,不是孩子能不能接受,因为我知道孩子们普遍具有的潜能,我想问的是,你是怎么确保这些任务能够贯彻落实,又不引发孩子跟你之间的冲突的?
2.我很好奇,你是怎么跟孩子的老师搞好关系,甚至成为朋友的?
3.初中阶段,孩子周围的其他人补课多吗?你没有给孩子补课,是谁决定的?孩子还是你,你内心真的那么淡定吗?
4.你跟孩子之间,有过剧烈的冲突吗?是怎么解决的?
5.胡君弈在我的印象是非常自律,这种自律,是怎么形成的?你给其他家长有哪些建议?
主持人:感谢潘海英女士,感谢胡君弈同学,专门抽出时间,无私地作出分享。
最后,我也想说说我的感受。
大家知道,咖啡馆不是教授鸡娃技术的地方,我们有自己的价值观。我们认为,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不能在反复的比较中,把独立的生命放入世俗的天平。别人家的孩子,应该成为我们家孩子的榜样,而不是诅咒。
我不认为一个优秀的孩子的产生,完全是家庭教育的结果。我认为,往往是天赋、环境、努力以及机遇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家庭是催化剂,而不是主宰者。
对于胡君弈同学,我的祝福,与其说祝福他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不如说祝福他成为一个自由的人。我相信,在孩子的世界里,有大树,在藤蔓,有花朵,有小草,都可以呼吸共同的空气,沐浴共同的阳光。最重要的是,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地生长或者说自我实现。
最后,感谢大家,期待更多的父母,能分享自己的育儿故事。